記者手記:
平凡之路 夢想之路
■解放軍報記者 賀逸舒
虎年春節(jié),舉家團圓之際,巴丹吉林沙漠深處,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鐵路管理處的點號兵們依然在路上。
大年初一早晨,點號院子里,爆竹燃過的硝磺味還沒散盡,上士周傳生已經(jīng)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——巡邏在通往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的鐵路上。
迎著朝陽,周傳生的影子在鐵軌上一寸寸掠過。同以往每一天一樣,他要巡邏將近20公里。直到和上下兩個點號的戰(zhàn)友交換號牌,他的任務(wù)才算完成。
正午,周傳生抬頭望向天空。此刻,在他看不見的遠方,天和核心艙組合體也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。
沙漠無垠,鐵路筆直,迷彩的身影向遠方慢慢移動。一個個散落的點號和一名名平凡樸實的巡線官兵,構(gòu)成了巴丹吉林沙漠中最動人的畫面。
這一風景,已多年未變。
魯迅說,地上本沒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建成那天,就有了這條橫穿戈壁和沙漠直達發(fā)射場的專用鐵路。在有了鐵路的那天,就有了這條由點號兵組成的“守護鏈”。
點號,如此平凡。
夢想,如此偉大。
在官兵心中,“點號”這兩個字是如此普通,但很難再有一個詞比它更能體現(xiàn)平凡與夢想的交會。
在這些小小的點號,一位位平凡的點號兵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——中國的航天夢。那些在風沙之中鉚著勁、咬著牙、拼著命的時刻,那些流著汗、忍著淚、擦著血的日子,都是為了將一顆顆“中國星”安穩(wěn)地送上太空。
相仿的年齡、不同的時空,環(huán)境在變、時代在變,點號兵肩負的使命和心中的熱血從未改變。對于一批又一批點號兵們來說,他們平凡的軍旅生涯,就是守護這條平凡但又通往夢想的路。
有人說,當點號兵很偉大——守著一條鐵路,與風沙為鄰,和寂寞相伴,將自己的青春變成燃料助推中國航天事業(yè)的騰飛。
點號兵們卻說,自己很平凡——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,只有默默無聞的堅持。一身疲憊,一臉塵土,堅韌的他們,猶如戈壁灘上的紅柳。他們也曾期待過自己軍旅生涯的波瀾壯闊,但正如那首歌中唱道:“直到看見平凡,才是唯一的答案”。
平凡之路,亦有別樣風采。
正午時分,中士官彪已經(jīng)踏上了返程路。路的盡頭,是他的點號、他的家。官彪不由加快腳步。他已經(jīng)聞到了飯菜的香氣。今天,他想為點號的戰(zhàn)友們做上一道回鍋肉。這是來自四川的官彪最拿手的菜。他的戰(zhàn)友們也會獻上各自的拿手菜。今晚,這群來自天南地北的點號兵們在這里歡聚一堂,共同祝賀祖國航天事業(yè)“新歲”的到來。
任何宏大的歷史敘事,都是由無數(shù)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編織而成的。任何平凡人的生活,都與這波瀾壯闊的時代相連。
在戈壁灘上,在雪山之巔,在大海島礁,在草原深處,每一個萬家團圓的夜晚,總有一個個挺拔的身影,靜靜地堅守在自己的戰(zhàn)位上。
今年新春如此,明年與今后的每一年新春,都會如此。
這,就是中國軍人選擇的人生之路——平凡之路,奮斗之路,夢想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