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軍論壇丨敢于沖破練兵的“極限點”

來源:解放軍報 作者:張賀凱 責任編輯:孫智英 2025-06-15 07:48:36

敢于沖破練兵的“極限點”

■張賀凱

《由“第二次呼吸”說開去》,是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之一。所謂“第二次呼吸”,指的是運動員在中長跑時會出現呼吸艱難、四肢乏力等“極限點”反應,但通過調整節(jié)奏、激發(fā)斗志,越過極限點后,身體會重獲活力,奔跑會進入新階段。經歷過“第二次呼吸”,以后再遇到“極限點”也不會害怕。其實,很多領域都存在類似現象,練兵備戰(zhàn)也不例外。

練兵若難,進軍就易;練兵若易,進軍則難。練兵備戰(zhàn)是千錘百煉的過程,也是主動沖破“極限點”、跳出“舒適區(qū)”的過程。上世紀60年代初,面對美式U-2型偵察機襲擾,我空軍導彈部隊深入開展極限訓練,將原來敵機離我陣地120公里開制導雷達、8分鐘發(fā)射的數據,縮短到“38公里、8秒”,一舉擊落敵機,打破了U-2型偵察機從未被打下的神話。此后,官兵再接再厲,探索運用“近快戰(zhàn)法”,又先后擊落敵機4架,從此U-2飛機再也不敢來犯。

練兵備戰(zhàn)如同一場“長跑”,跑到一定階段就會遇到“極限點”。闖過去,“極限點”就是通往勝利的墊腳石;闖不過去,“極限點”則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?!按虿坏刮覀兊拇煺?,只能讓我們更加堅強?!睕_破“極限點”,意味著要冒更大的險、流更多的汗、承受更重的壓力,但這是通往決勝未來戰(zhàn)場的必經之路。如果不敢挑戰(zhàn)生理極限、裝備性能極限、人與裝備結合戰(zhàn)斗力極限,就不可能突破自我、實現超越,為打贏未來戰(zhàn)爭積蓄勝戰(zhàn)力量。

現代戰(zhàn)爭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,智能化特征日益顯現,“發(fā)現即摧毀、開戰(zhàn)即決戰(zhàn)”漸成常態(tài)。平時不練就“多敵一環(huán)、遠敵一米、快敵一秒、勝敵一招”的本領,戰(zhàn)時就難以從容應對、穩(wěn)操勝券。海軍372潛艇遭遇水下險情的危急關頭,全艇官兵臨危不懼、沉著應對。險情得以成功處置,離不開他們平時不斷提高訓練難度,不斷突破一個個“極限點”,把操作技能練到極致、把武器裝備用到極致,從而做到處變不驚、化險為夷。

練兵不封頂,強能無止境。我們應堅決摒棄“危不施訓、險不練兵”“只求過得去、不求過得硬”等錯誤思想,緊盯科技之變、戰(zhàn)爭之變、對手之變,設險局、構危局,增變數、研招數,想敵情、練特情,扎實開展全背景、全天候、全時域、全射程、全彈種訓練,深入推進實戰(zhàn)化軍事訓練。每名官兵都應主動走出舒適區(qū)、敢于迎風雨,練精技術基礎、練活戰(zhàn)術運用、練強打仗本領,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,確保全時待戰(zhàn)、隨時能戰(zhàn)、戰(zhàn)則必勝。


輕觸這里,加載下一頁

分享到
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×
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