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奮斗,不青春。在畢業(yè)季的籃球場上——
賽出激情 賽出友誼
■李浩東 王宗怡 黃薇薇
“‘蛟龍隊’拿下籃板球,后衛(wèi)控球快攻,三分球投出!球進了!”盛夏的一個傍晚,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籃球場聲如潮涌。直招軍官學員李洋三分線外起跳投籃,以一記利落的投籃拿下三分,在場上掀起一陣熱浪。
這是學員二大隊“師恩杯”籃球賽的決賽現(xiàn)場。該大隊人員構成類別廣、學歷層次多、經歷差異大,包括碩博士研究生、直招軍官、任職培訓干部等8類學員。為增強集體凝聚力、向心力,激揚拼搏精神,他們組織開展“師恩杯”籃球比賽,以球會友、以賽傳情。
每年畢業(yè)季,整個大隊圍繞球賽上下聯(lián)動、全員運轉——“研委會”牽頭承辦,學員骨干當主角、挑大梁;各支隊伍以不同類型學員為主體編組,輔以教職工擔任外援;人人皆可參與,比賽間隙嵌入多個學員編排的特色節(jié)目……因對抗精彩、氛圍熱烈,這項賽事每年吸引千余名師生員工到場觀看,稱得上是學員們自己的“隊BA”。
攻搶、突破、傳切、防守……賽場上,李洋和隊友不斷變換陣型,像群狼一樣并肩戰(zhàn)斗。一群人,一條心,一起拼?!懊慨斍蜿犗萑肜Ь常傆嘘犛涯茼斏蟻?,打出血性膽氣,那種感覺真的特別棒!”李洋說。
同樣感到被凝聚在一起的,還有博士研究生學員芮梓軒。
研究生階段科研學習任務重,學員們平時分散在各個課題組中悶頭“搞實驗”。比賽動員階段,隊里掀起一場關于集體榮譽的討論。
“博士碩士,首先當好戰(zhàn)士!”“是不是能文能武,賽場上較量較量!”為了證明自己,為了“打贏”,芮梓軒和隊友走出實驗室,集結在訓練場。從小組賽挺進半決賽,大家一仗接著一仗打,士氣越來越高漲。
半決賽前,芮梓軒腳踝意外受傷。眼看球隊陷入劣勢,他堅持上了場。拼搶中,芮梓軒的體力一度逼近極限,近乎力竭時,加油聲、吶喊聲不斷沖擊著耳膜,讓他始終“頂著一股勁”。這種和隊友一起拼搏流汗的經歷,也讓他切身體會到“集體的力量”。
聚力,不止于賽場。每次比賽,研究生學員王欣無論多忙,都會準時出現(xiàn)在觀眾席為戰(zhàn)友加油鼓勁;士兵提干學員張源跑前跑后搬運物資,全程保障比賽;學員張翼飛守在機位前,用鏡頭留下一個個精彩瞬間……無論是不是參賽隊員,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助力團隊取勝。
中場休息期間,一群靚麗的身影出現(xiàn)在舞臺中央,為觀眾獻上了一段精彩的舞蹈表演。這群“乘風破浪的姐姐”是來自部隊機關、院校等不同單位的文職人員。她們冒著大雨趕到舞房練習基本功,頂著烈日在球場編排隊形,對著視頻一遍又一遍“摳動作”……排練過程中,她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,結下了難忘的友誼。
“‘隊BA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藝、綻放青春的舞臺。”學員宋育蓮說。從戲劇變臉到民族舞,從擒敵術到樂器演奏,多個由師生自導自演的精彩節(jié)目,助推比賽出現(xiàn)一個又一個高潮,讓籃球場成為展示大隊文化的窗口和凝聚軍心士氣的陣地。
隨著終場哨響,“巔峰之夜”決賽落下帷幕,軍官任職培訓隊在比賽的最后關頭逆轉取勝。
無奮斗,不青春。頒獎典禮結束,全場齊唱《青春不一樣》,在畢業(yè)季的盛夏中歌唱理想、攜手前行。走下賽場,一些學員即將畢業(yè)離開母校。他們爭著奔赴備戰(zhàn)打仗一線,渴望在新的戰(zhàn)位再立新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