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溫訓練防中暑
■辛天宇
姜 晨繪
中暑是機體在熱損傷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征。夏季氣溫高、濕度大,如果官兵長時間在高溫、高濕環(huán)境下進行高強度訓練,較容易發(fā)生中暑。
中暑可以分為輕度中暑、中度中暑(熱衰竭)和重度中暑(熱射?。H绻l(fā)生中暑,可通過具體的癥狀表現(xiàn)判斷中暑的程度,并采取正確的治療方式。
輕度中暑。輕度中暑患者一般有中暑相關癥狀,核心體溫(指人體內部的溫度,可通過測量直腸或口腔溫度得到。成年人正常的核心體溫為37℃~37.5℃)正常或輕度升高(小于38℃),可能出現(xiàn)多汗、頭暈、頭痛、心慌、惡心、口渴、疲乏、腹瀉、四肢麻木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動作不協(xié)調、肌肉疼痛或痙攣等癥狀,但無意識障礙和器官損傷。
中度中暑。中度中暑患者核心體溫升高明顯,但低于40℃,可能會出現(xiàn)一過性組織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現(xiàn),如少尿、暈厥、血容量不足、皮膚濕冷、面色潮紅或蒼白、無汗、血壓下降、脈搏細弱(用力按壓橈動脈或頸動脈才能摸到搏動)、心率增快(心率可達到160次/分以上)等,但無明顯神經系統(tǒng)損傷。
重度中暑。重度中暑指熱射病,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。熱射病患者的核心體溫一般大于40℃,常伴有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功能障礙,如昏迷、抽搐、呼吸急促(呼吸頻率大于30次/分)、行為異常等,嚴重的會造成多器官損傷,危及生命。
中暑是一個連續(xù)進展的過程。如果發(fā)生輕度中暑時不重視、未及時進行處理,體內熱量不斷蓄積,就可能發(fā)展為中度中暑。發(fā)生中度中暑時,處理無效或不及時,還可發(fā)展為熱射病。因此,發(fā)生中暑后應盡快脫離熱環(huán)境,第一時間進行降溫處理。
如果發(fā)生輕度中暑,應停止訓練,脫離熱環(huán)境,轉移到通風陰涼處,盡快脫去全身衣物散熱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可轉移至有空調的房間,并將溫度調至16℃~20℃,同時口服補水補鹽飲品。
如果發(fā)生中度中暑,除采取輕度中暑的急救措施外,還可通過向中暑者皮膚噴灑涼水或水霧的方式進行降溫。如果條件不允許,也可用濕紗布或濕毛巾覆蓋中暑者皮膚(覆蓋面積盡量大),或用濕毛巾擦拭全身來進行物理降溫。降溫的同時要補水補鹽。如果中暑者無法經口補水,應在現(xiàn)場快速建立靜脈通路,輸注生理鹽水或林格氏液等含鈉液體。輸液時可根據(jù)血壓、脈搏和尿量等,調整輸液速度,維持尿量在100~200毫升/小時。
重度中暑現(xiàn)場救治的原則是“降溫、補液擴容、控制躁動和抽搐”。一旦發(fā)生重度中暑,可按以下步驟進行急救。
積極有效降溫。早期、快速、有效、持續(xù)的降溫,是重度中暑救治的關鍵。重度中暑的現(xiàn)場急救可遵循“邊降溫邊轉運”的原則,當降溫與轉運存在沖突時,應遵循“降溫第一,轉運第二”的原則?,F(xiàn)場降溫應盡量達到以下目標:核心溫度在30分鐘內迅速降至39℃以下,2小時內降至38.5℃以下。當核心溫度降至38.5℃時,應停止降溫措施或降低降溫強度,維持直腸溫度在37℃~38.5℃,以免體溫過低。如果體溫再次升高,應重新啟動降溫措施。
降溫時,可根據(jù)現(xiàn)場條件靈活選擇降溫方法,也可多種降溫方法聯(lián)用。冷水浸泡法能達到高效降溫的目的,是勞力型熱射?。▌×疫\動時引起的熱射?。┙禍刂委煹氖走x方法。將患者頸部以下浸泡在儲水容器(如水池、浴缸或用油布搭建的簡易水浴池)中,水溫在2℃~20℃。若現(xiàn)場沒有冷水,也可使用室溫水(26℃左右)浸泡。除冷水浸泡法外,還可使用冰帽、冰枕或冰袋進行冰敷降溫。用冰水浸泡過的毛巾擦拭全身,同時將冰袋放置在患者雙腋下、大腿根,或者讓患者平臥于控溫毯上,頭部戴冰帽、冰頸圈,并用冰毛巾擦拭全身,也可實現(xiàn)快速降溫。
快速補充液體。如果患者神志清楚,可以口服補水補鹽飲品。如果患者嘔吐明顯或意識不清,應在現(xiàn)場快速建立靜脈通路,輸注含鈉液體,如生理鹽水或林格氏液。早期避免大量輸注葡萄糖注射液,以免血鈉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,加重神經損傷。
氣道保護與氧療。如果患者昏迷或意識不清,應將其頭偏向一側,并及時清除氣道內分泌物,防止口腔有異物引起窒息。如條件允許,現(xiàn)場救治過程中可用鼻導管吸氧,并持續(xù)監(jiān)測血氧飽和度,使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%以上。若鼻導管吸氧后,血氧飽和度未能達標,應給予面罩吸氧。
控制抽搐、躁動。抽搐、躁動不僅干擾降溫治療,而且會使產熱和耗氧量增加,加劇患者神經系統(tǒng)的損傷。如果患者存在抽搐、躁動的情況,可給予鎮(zhèn)靜藥物,使患者保持鎮(zhèn)靜狀態(tài),防止發(fā)生舌咬傷等意外傷。
訓練過程中做好充分準備,能有效預防中暑發(fā)生。建議官兵夏季訓練時做好以下防暑措施。
避免容易誘發(fā)中暑的不當行為。戰(zhàn)友們在室外訓練時,要盡量避免在訓練中脫帽、持續(xù)暴露在太陽直射下、過度疲勞、脫水等可能誘發(fā)中暑的行為。訓練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(6~8小時);穿著透氣性好、防曬的裝備;了解訓練當天的環(huán)境氣溫、濕度;備齊防暑、降溫藥品及監(jiān)護、降溫設備等;出現(xiàn)身體不適時及時報告,不盲目訓練;訓練中發(fā)生異常情況時,第一時間實施正確的自救互救。
篩查中暑易患人群。剛入伍的新兵,停訓1周以上的人員,睡眠不足和出現(xiàn)上呼吸道感染、發(fā)熱、嘔吐、腹瀉等癥狀的人群,是中暑的高危人群,不能盲目參加訓練。
訓練中做好降溫措施。訓練過程中不要摘帽子,并做好訓練間隙的降溫,如通過冷水噴霧、戴冰帽和冷頸圈、用濕毛巾和冰袋冰敷、將前臂和手浸泡在冷水中、飲用含鹽的冰液體等方式降溫。有條件的單位,可以配備電動噴霧裝置。
訓練過程中注意補水補鹽。官兵在炎熱環(huán)境下進行高強度訓練時,要及時補水補鹽。建議運動前補水150~250毫升;運動中根據(jù)出汗量確定補水量,可分次補水,如每隔15~20分鐘補水100~150毫升;運動結束后也要補充水分。補水的同時要注意補鹽。普通飲料含高糖,會影響水分吸收,且不含鈉或含鈉量低,不能作為補水補鹽飲品。這里為戰(zhàn)友們介紹一些補鹽飲品:“榨菜+礦泉水”組合、“電解質泡騰片+礦泉水”組合、口服補液鹽及其他含鈉鹽飲料。
做好熱習服。做好熱習服是預防中暑的關鍵。熱習服是通過長期反復的熱作用,使人體出現(xiàn)一系列適應性反應,從而提高機體的耐熱性。熱習服達標后,發(fā)生中暑的概率會變小,即使發(fā)生也不會很嚴重。從北方遠程機動到炎熱的南方、從低氣溫區(qū)進入高氣溫區(qū)、在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下進行高強度訓練前,都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熱習服訓練。進行熱習服訓練時要循序漸進,在人體耐受范圍內逐漸提高訓練強度、延長在熱環(huán)境中的暴露時間,穩(wěn)步提升耐熱能力。